公司郵箱:137282****@qq.com傳真:0371-8607777* 地 址: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馬寨工業園區 郵編:450064
Copyright ? 2010-2015 鄭州圓盤造粒機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號:豫ICP備16031398號-4 技術支持:
鄭州全舜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制造復合肥生產線,復合肥設備,復合肥發酵復合肥生產線,堆肥發酵復合肥生產線,垃圾復合肥生產線,槽式復合肥生產線,豬糞復合肥設備,地面自行式復合肥生產線,全舜復合肥生產線,池式復合肥生產線,污泥復合肥生產線,復合肥設備,物料發酵設備,復合肥生產設備,育苗肥復合肥生產線,畜禽糞料復合肥生產線,復合肥復合肥生產線,翻堆車,復合肥生產線生產廠家,在此與您分享!
山東東營發展工業壯大農業之路
從淺層次開發到多方位建設,從單一產業培育到綜合園區化零為整,以正大集團、晨陽菌業、東方花卉等為代表,截至目前,東營市正在開發建設的各類工廠化農業基地共245處,基地設施總投資58.54億元,總占地面積16.91萬畝。
走進山東省東營市,感受工廠化農業建設開發的熱潮。
把握資源因勢利導
對于調結構轉方式,東營人的理解或許更深。作為傳統的石油城市,隨著石油資源的逐漸枯竭,經濟增長乏力、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日益突出。
要想改變經濟結構不優、接續替代產業乏力、生態環境壓力增大等問題,只有未雨綢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常態下,東營市沒有“等靠要”和“坐以待斃”,而是主動作為、多措并舉,將目光投向了現代農業。
事實上,東營本就是一個有河有海有平原的地方,有發展現代農業的稟賦:政策優勢明顯、土地資源豐富、民間資本充裕。東營市發展工廠化農業水到渠成。
“工廠化農業不受地形、氣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制約和影響,通過采用現代生產裝備、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組織生產,具有穩定、高產、高效等特點,是傳統設施農業的高級層次,是現代農業實現集約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東營市農業局局長燕浩林對記者表示。
工廠化農業建設需要大量資金,錢從哪里來?發揮本地工商資本雄厚的優勢,成為東營市的不二***。利用經濟結構調整對產能過剩行業資本的擠出效應,東營市在今年順勢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工廠化農業的意見》等文件,積極為工商資本投資工廠化農業創造政策條件。
對于工商資本而言,這同樣是一次良好的機遇。在經濟新常態下,東營市化解過剩產能力度持續加大,二三產業中相當一部分企業面臨著二次創業,到哪里挖掘潛力?手里大量的閑置資金流向何處,如何創造效益?這些都考問著企業家們。深思過后,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到了工廠化農業。
找準抓手聚攏資源
如何讓工商資本“上山下鄉”踩到實處?如何將各類資源要素有效整合做出實效?諸多問題的答案指向了東營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
位于墾利區的正大(東營)豬業有限公司,依托正大東營現代農業生態園區,規劃了50萬頭產業鏈項目。生豬養殖,糞污處理是關鍵。2016年,正大集團從意大利引進了先進的糞污處理設備并配套育肥場。據生產廠長張棟介紹,該套設備年發電量可達400萬-500萬千瓦時,不僅可以滿足工廠的運轉需要,還能并網發電產生新的效益。
外方代表雷納多正帶領技術人員調試設備,他告訴記者,中國的養豬業發展很快,但像這種世界級的糞污處理設備并不多見。糞污處理設備雖然前期投入很大,但其長遠收益尤其是生態價值很可觀。
在河口區仙河鎮,東營澳亞現代牧場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每天有近200噸鮮牛奶從這里運送出去。目前,公司3個養殖基地共有奶牛近5萬頭。為迅速擴大優良奶牛規模,公司在2010年將原有奶牛全部出售,直接從國外進口奶牛,優良的牛奶品質為銷路提供了堅實保障。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設施化程度高,平均每千頭牛只需1人管理,因此,工廠內只需要極少的管理人員即可保持正常運轉。
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帶動飼料產業異軍突起,河口區農業種植結構也隨之進行了調整。三年前該區棉花種植面積達48萬畝,如今只剩不到4萬畝,而青貯玉米種植則達到20萬畝。“實踐證明,工廠化農業能夠有效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是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東營市農業局調研員吳炳禮說。
轉換思路激活要素
工廠化農業有點有面,由點及面,涉及到土地、財政、人才、社會資本等方方面面。開發路徑該如何走?他山之石雖可借鑒,卻無定律可循。隨著工商資本的不斷導入,東營人逐漸認識到,必須堅持以市場引領為導向,積極轉換思路,創新工作方法。
著此一子,滿盤皆活。
“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工廠化農業才有希望。”東營晨陽菌業負責人周元科表示,所謂工廠化農業,就是用工業的流程進行農業生產,這不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優化生產空間,也能保障生產不受地形、氣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制約和影響,提高對時間和空間的利用。
在晨陽菌業的采收房里,四五十名工人身穿白色工作服,戴著口罩,動作熟練地從傳送帶上拿下菌瓶,掰下整個白玉菇,并將其標秤、裝盒、密封、入庫。據介紹,每盒白玉菇150克左右,本站最低能賣4元錢。
除了本站最后的采集,整個過程都是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完成的。種植蘑菇的原料采用秸稈,然后通過機器將剩余菌料挖出來運到肥料公司,做生產復合肥的原料。從原材料的采集到本站最后余料的利用,充分體現了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的涵義。
在廣饒縣東方花卉公司,記者看到這里僅紅掌就有好幾個專門的溫室,溫室里的通風、溫度、濕度都有著嚴格的監控。“我們這里的紅掌品種是從荷蘭引進的,你別看長得都差不多,其實有很多品種,現有大葉花燭、水晶花燭、劍葉花燭等十多個品種。”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說。
近年來,廣饒縣大王鎮堅持以先進技術引領現代農業,依托國家農業龍頭企業——東方花卉公司,建立了紅星高效生態觀光農業園區,其高科技組培中心是山東省本站最大的花卉組培中心,主要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研發組培花卉種苗,年產瓶苗1000多萬株,培植的仙客來、紅掌、蝴蝶蘭、鳳梨等高檔花卉遠銷青島、北京、鄭州、廣州、蘭州等各大城市。
工廠化農業建設由點到面、第次推進,明顯優化了產業結構、增加了農民收入,既幫助了農民致富增收,又為社會工商資本和富余產能找到了有效去處??梢哉f,對于東營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