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郵箱:137282****@qq.com傳真:0371-8607777* 地 址: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馬寨工業園區 郵編:450064
Copyright ? 2010-2015 鄭州圓盤造粒機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號:豫ICP備16031398號-4 技術支持:
鄭州全舜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制造復合肥生產線,復合肥設備,復合肥生產線,豬糞復合肥設備,履帶式復合肥生產線,復合肥發酵復合肥生產線,復合肥設備,復合肥生產設備,畜禽糞便復合肥生產線,土壤修復復合肥生產線,槽式復合肥生產線,池式復合肥生產線,育苗基質復合肥生產線,污泥復合肥生產線,堆肥發酵復合肥生產線,堆肥發酵設備,自走式復合肥生產線,復合肥復合肥生產線,小型復合肥生產線,復合肥生產線生產廠家,在此與您分享!
真正的有機食品的生產條件-履帶復合肥生產線
先百度個有機食品概述:有機食品是國際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有機食品通常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
首先,有機食品的標準是非常嚴苛的,以種植為例(養殖類同,不再贅述)。有機食品的種植規范首先要求基地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干線、工業污染源、生活垃圾場。在這個期初要求的基地范圍內,其實就大幅抬高了有機種植的市場門檻,試想一下,一個遠離城區,遠離交通干線的基地,在員工招聘和人才保留以及日后銷售流通環節,先天就造成了很大的難度。
有機種植基地必須完成土壤轉換期,有說2-3年的,有說5年的,按照國際通用的慣例,應該是5年,什么是土壤轉換期呢?簡單說就是基地的種植土地,5年不產出,在5年內是沒有任何收入的,凈投入。每年輪種,作物長成了就回旋入地,不斷的改善土壤有機質含量,在這個期間,還要大量的施用復合肥,絕對不能用化肥,農藥,殺蟲藥。
5年下來,按照一個種植面積500畝的基地投入毛測算:人工+租地費用+基礎建設費用+管理費用+水電費用+資金占用成本,將會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投入和消耗。試想一下,5年后基地達到有機標準,并且順利拿到***了,那么在商品價格上,又會產生多少攤銷呢?一群已經被價廉物美這個偽邏輯侵染多年的消費者能接受這樣的攤銷么?你讓你的目標消費群去真正了解有機食品的來龍去脈,又要花多大的精力呢?
國內現在有“真正”的有機食品么?
一、基地的硬件條件是***個高門檻。
二、 嚴苛的土壤轉換期基本阻絕了大多數資本的進入。哪怕真真的做2年,也是一筆巨大的投入。
三、有機食品在種植過程中是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的,但是真正在疫病來臨時,面臨當年或當季絕收時,用藥還是不用,這絕對是考驗經營者的良知的,資本是逐利的,這無可厚非。用了其實也看不出來,吃不出來,查不出來。
四、有機種植采用的是物理除蟲方法,絕對不能使用殺蟲藥,滿棚已經到處蟲害了,粘蟲板,滅蟲燈都已經沒有辦法的時候,一壺殺蟲藥就能解決一大部分的時候,就又到了考驗良知的時刻了。
五、設施農業的發展很大程度改善了居民在冬季的用菜豐富程度,但是在北方,尤其是冬季,有公司號稱自己的基地大棚里生產出來的是有機蔬菜。我只能嗤之以鼻,這絕對是蒙人的,大棚的高溫高濕特性注定了不能不用藥,而且必須日常進行預防用藥,一旦疫病爆發,基本上一個棚就全被疫病躥完了,還談什么有機。
六、當一個有機基地,經歷了之前所說的幾個大事件,真金白銀的投入,百煉成活,終于可以開賣的時候,新的問題就又開始層出不窮的出現了:
1.基地的運輸、物流、保鮮、倉儲鏈條
2.消費者對產品的健康認知和價格認知
3.整個產品對應的市場渠道建設和維護
上述三條,條條見血,條條花錢,條條花大錢。
七、大面積的霧霾,PM2.5當中包裹的重金屬,各種有害化學成分,被污染的地下水等等,大環境都不健康了,小環境能好到那里去呢?
不“真正”搞有機的,買來賣,狠狠的忽悠,靠著有機的價格,掙著批發市場來的差價,光鮮的向消費者展示杜撰和現編的一些新名詞,繼續在驅逐著真正的有機食品。
我覺得國內的真實有機產業面臨著如下的問題:
1.一線城市有相對旺盛的市場需求,但是發展有機基地的硬件條件和一線城市周邊惡劣的生態環境成為就近發展基地的巨大障礙。外地建立基地又存在著巨大的消費信任建立難度。很多基地都是打著有機的名號,讓城市的人趁著節假日,當做休閑體驗一下,忽悠忽悠,開開心心就行了,至于到底是什么種子,用不用化肥,用不用農藥,誰有能真正知道。
2.山清水秀的城市,周邊有好地的,一定欠發達,欠發達的地方消費不起有機,也沒有必要消費有機,自家或自家親戚很多都務農,整點新鮮的蔬菜瓜果吃吃,就很健康了。
3.現在的電商體系倒是給跨境跨區域流通搭建了非常便利的條件,一些偏遠地區的優質農產品有了對外宣傳的窗口,但是,當有明顯利差的商品讓別有用心的人盯上的時候,也就離混亂不遠了,現在其實已經是了,究竟多少是真,多少是假,真的無從辨別了。
回答中有很多不盡之處,在如何發展上面我還是比較悲觀的,并且很難具體回答,只能把現狀多分析一下,因為確實自己還比較困惑,趁著中午空閑時間捋一捋就寫了這么多,喜歡有機的也別悲觀,食品安全的將來總是會越來越好的,只是時間的跨度可能很大,質疑有機的也勿噴,回答只針對標準方面開展,不論述有機到底有多好。做假有機的也別太在意,在這么一個小眾的論壇里,這樣生僻的文章,掀不起什么風浪。
本站最后說一個有機蔬菜的價格:
按照我的實操經驗和驗算測算,按西紅柿和黃瓜為例,如果真正能夠順利達到有機標準,單斤的成本價本站最少要達到15-20元。成本哦。但是市場上高于這個價格的就是有機么?我看有鬼的多一些.............